高血壓和心臟病 -
我之所以會把高血壓和心臟病放在一起探討,是因為我認為兩者根本分不開的,過去也常聽說,高血壓病人最後卻因為心臟出問題而離開人間,所以我們必須要正本清源,真正地了解二者的相互關係。
醫生都說,有高血壓的人一定要多做些什麼和不能做些什麼,不能抽煙、喝酒、少辛辣,少吃鹽,多運動、要吃的清淡,尤其最重要的是,降壓劑一定不能停,醫學界提供了非常多的複雜數字和圖表來幫助患者了解,高血壓到底是怎麼回是,不過呢,最後結論仍舊說:高血壓的起因有90%以上是《原因不明》,一大堆怎麼看都看不懂的理論,加上原因不明,結果呢,就是沒有幾個病人真正了解自己當初是怎麼得到高血壓的,我膽敢在這裡講東講西的,並不是因為我有多少這方面的專業素養,而是不管什麼人,任何人,只要懂得如何從自我本身做出發點去推敲,由身體,不,由人類生存的基礎面透視進去,那麼所有的問題點就都能一一浮現了!不相信?請往下看吧。
我們都很清楚,高血壓發生的原因大部份是來自血管,我不談特殊或稀有的例子,就講一般人體會最多的事實,每個人年輕的時候血壓都不高,而後年事漸長,血管越硬,血壓自然就越來越高,一旦高到必需吃藥了,那麼就吃它一輩子,反正高血壓是個終身職,是不可能好的,大家也都當它是宿命,哈哈,真是這樣的嗎?就好像每個邁入中年的人都在期待中年發福一樣,都以為這是必然的,殊不知,中年發福其實只是代謝率下降造成的提早老化罷了,當然是可以避免的,這是題外話,有機會再說,好,話說血管不正常造成高血壓,主要是因為血管硬化,失去彈性,血液沒法在裡面暢流,所以壓力就上昇了,對吧?這樣子講,部份有理,實際上卻是一種見樹不見林的說法,當然,用吃降壓劑的方式來治療高血壓,自然就成了捨本逐末的做法了,為什麼呢?
我們的血管(先不管它是靜脈或是動脈吧),是個非常精密的組織結構,血液裡的物質(養分、廢物)透過血管壁進形交換的過程,也是精細而複雜的,但,最終需經由血管壁代謝到體外的廢料,卻總是有著嚴格的尺寸限制的,我們每天不論吃的還是喝的東西,經過消化系統、循環系統的處理和層層轉運之後,有用的營養成份大都會送到需要的部門,然而,剩下沒用的廢料裡,如果體積過大而通不過血管壁,代謝不掉,最後就留下來,變成了囤積物,因而造就了無窮的後患,怎麼會這樣呢?先來檢視一下這些囤積物都有哪些吧,我們的鮮血(有點血腥)其實並不那麼地清澈,而身上帶有慢性病的人的血液,就更髒了!每滴血液裡面,除了紅、白血球、血小板等應有的成分之外,還會有不少的:好壞膽固醇、脂肪塊和食物殘渣(吃的太撐後由腸壁缺口被硬擠進來的)、細菌、剝落的組織碎片等等,這些東西裡,部份因為體積太大,沒法由白血球(或巨噬細胞)包覆並加以分解,等一下!這裡有重點,如果身體不好,我是說,如果免疫力不佳,那麼由骨髓生產出來的白血球或巨噬細胞也一定營養不良,一個個都瘦瘦小小的,遇到比它還大的東西,要它怎麼處理啊?再加上如果身體不好,消化能力必定也不會好,所以消化不完全所造成的垃圾就都很大塊,處理起來就更難了,這麼看來呢,所有問題都是息息相關的對吧?再繼續講,當一堆垃圾都排不出去了,一直在血管裡繞啊繞的,而黏著力較強的壞膽固醇(低密度脂蛋白LDL)和脂肪塊漸漸的,就都附著在血管壁上,越積越厚,部份雜物也湊熱鬧黏在一起,於是,管壁無形中變厚了,有效管徑就變小,血壓當然就昇高了,這樣說明簡不簡單?別急,還沒說完呢。
壞膽固醇本身有點像漿糊(或像粥),平時是軟爛軟爛的,可是一旦被自由基(又是自由基!)攻擊之後,就會開始硬化變質,而經過了硬化時的擠壓作用,一些較硬的漿糊和雜質碎片就會被擠入皮下,破壞了血管壁的結構,血管壁於是也跟著一起變硬,這就是血管硬化的簡單過程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血管硬化其實跟年齡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直接關係,而跟我們三餐吃的食物、吃的方式和免疫系統的強弱倒是息息相關,這些細節醫生有說嗎?並沒有,當血管內徑變小了,管壁變硬了,由心臟用力泵過來的血液量卻沒有減少,當然血壓就上昇了,而當血壓值高到一定程度,醫生就宣布你有高血壓了,請注意:血壓高和高血壓是兩件事情,別混為一談。
以下是我的看法,人有百百種,每個人唱歌時的音域有寬有窄有高有低,那是因為先天上聲帶的厚薄有所不同所致,同理,每個人的血管壁的厚薄、強弱也多少會些所不同,對吧?因此,有人血壓高到200毫米汞柱以上,依舊活蹦亂跳,也完全沒事,有人呢,卻才上150毫米汞柱就來個急性腦中風,走人了,如果我們把血壓說成這樣,那所謂的120/80、140/90等等的數字,不就毫無參考價值了嗎?錯!這些參考性的血壓值,是醫學界經過統計歸納出來的大約數值,可以拿來參考,了解自己的血壓大概狀況,並做個Before - After的健康比較,如果忽然間發現自己的血壓值昇高了幾個毫米汞柱,於是就開始憂心忡忡地,茶不思飯不想,那麼憂思傷脾之間,自由基增加,血壓就昇的更高,那我們不是被水銀柱給害了嗎?每次我們進醫院看病或體檢的時候,護士小姐用那冰冷的血壓計往我們手肘上這麼一套,簡直就像有人拿著刀子往脖子上架一樣,腎上腺素馬上急速分泌,心跳也加快,血壓於是自動上昇1,20刻度,醫生就說血壓高,這是標準又好笑的《白袍症候群》,你有白袍症候群,我也有,可能我還更嚴重,那該怎麼辦才好咧?醫生說先休息一下再量吧,結果呢,刀子再往脖子上一架,嘿,它又上昇了,血壓太高?吃降壓劑囉!
平時在家裡自己量血壓正常的很,可是一到醫院再量的時候卻大不相同,於是不同的血壓讀數就成了一個尷尬的錯誤,真的不好開口跟醫生爭辯什麼,由於心情緊張,血壓升高了,他說你有高血壓,這其實只是個粗心的錯誤,而如果運氣不好,血壓真的超標了,於是他要你從此開始吃降壓劑,那就搞成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了!什麼?為什麼呢?一般人最常使用的降壓劑大概就是我們口語說的血管擴張劑,以舒緩血管壁的緊張狀態,來降低它的彈性,一旦擴張了血管,血壓自然就會降低,於是在長期服用(不是說過不可以停藥嗎?)之後,1年、3年、5年、10年、20年.....,嘩!血管的口徑變的好大好鬆,原先心臟泵個幾下,那一股股血流立刻流遍全身每條血管,而管徑變粗了之後呢,就得要多泵個幾次,才能達到一樣的目的了,不知不覺地,心跳逐漸加快,以彌補它自認的工作不力,然後,由於《用進廢退》的道理,心臟漸漸變的壯大,也就是心臟肥大,而最終的結果呢,就是心臟終於因為不堪過度使用而停止工作,它衰竭了!當初的病因,是高血壓,最後的結局,卻是心臟衰竭。
西醫的治病方針,大都是針對病情下手,也就是把不正常的狀況動手修正為正常,所以會出現:病人發燒的時候要退燒、扁桃腺常發炎要切除扁桃腺、喉嚨有痰時要化痰等等,我的看法卻是,治病要針對病因,要找出得病的真正原因,想辦法除掉病因,讓不正常的生理狀態回復到正常,就拿最典型的扁桃腺發炎來說吧,如果上呼吸道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,影響所及,扁桃腺發炎了,這是因為扁桃腺正忙著跟入侵的細菌或病毒對抗,而由於戰況過度激烈的關係,於是它腫大了、發炎了,醫生就說切了它吧,拿掉了扁桃腺後,當然就不再發炎了!好吧,沒有扁桃腺,從此就不再受扁桃腺發炎之苦了,不錯!問題是,如果下次又有上呼吸道感染時,沒了扁桃腺把關,細菌病毒可就長驅直入,直達氣管、肺部,這時倒楣的是誰?
同樣道理,因為血液太髒,造成血管壁堵塞,變窄,於是血壓上昇,最後終於出現了高血壓,你說我們應該急著做的,是要把血管清理一下,把血液清乾淨,讓血壓恢復正常呢,還是趕快把血管放鬆,把管徑加粗,來降低血壓值?我相信,如果在我們都明白了自己始終有兩個選擇的情況下,大概不會有人願意去接受第二個選項,把血管口徑加大的,任誰都希望能夠治本而不是只治標而已,沒錯吧?而問題就在於,整個大環境所提供的,包括衛生署、健保局等等,都明明白白地告訴廣大民眾:這是你唯一的選項是 - 《醫療方案》,至於《保健方案》嘛,對不起,這跟健保完全沒有關係,那是你家的事!可憐的無辜民眾啊,有權選總統、縣市長、議員,卻無權選擇怎樣能不生病,或有病時選擇如何痊癒的方案。
好啦,那我選擇第一個方案,試試看把血管清乾淨,那你說我該怎麼做吧。
病從口入,大家都知道,但如果說,大部份的慢性病,其實都是吃出來的,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,也有不少人雖心裡清楚,但選擇了裝做不知道,醫生一直告訴我們,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病都是屬於家族遺傳疾病,很少直接提醒我們說這些病是吃出來的,是故意?還是真的不清楚?我要很簡單,很清楚的給它們下個定義,這些病叫做《家庭遺傳疾病》,為什麼這麼說?從小,父母親怎麼吃、長大了我們也會一樣地那麼吃,多鹽、多糖、多油、多肉、辛辣、重口味、抽煙、喝酒,有哪一樣是天生就會的呢?說成家族遺傳,也未免太牽強了!若再加上一個癌症也是事關家族遺傳,天哪!如果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面,國人得癌症的比例從1/30快速的增加到1/3,那麼請問,照這個增加的速度來往回推,那人類不早幾千年前就該滅絶了嗎?
之前講到癌症的部份忘了提的,讓我讀了感覺全身發冷的一段網路新聞,說有些醫生建議某些女性早早做乳房切除、或是切除子宮,因為她們的母親有乳癌和子宮癌病例在先,根據家族遺傳理論,所以她們遲早會罹癌,與其等到發生的時候再切除,天天提心吊膽的,還不如先切了,永絶後患!原先我還以為是個網路笑話,結果深入了解之下,發現居然是真的!嗚呼,可憐的女人,可憐的同胞們。
回到主題,我們都知道,水管不通,可以用通樂來把髒東西剝離之後沖進下水道,但是,我們的血管是個幾近封閉,沒有出口的管子,那髒東西要怎樣清出體外呢?好問題!今天正好看到一篇新聞,某男子有家族性遺傳(是不是?又是家族遺傳)的高血脂症,經過血脂濾清術處理,清出了200cc果凍狀的脂肪。 我就舉這個例子吧,200cc的脂肪在血管裡面慢慢地流,這些脂肪究竟是打哪來的?天生的?遺傳的?都不是!當然是這位胖男吃多了澱粉質、糖份、油脂等高熱量食物,一時之間代謝不了,就留下來了,對啦!重點就是代謝啦,脂肪、膽固醇、食物殘渣、細菌等垃圾不受免疫系統的管制,不肯被代謝出去,主因,就是免疫系統不夠力,沒能力,換句話說,如果,每天吃的,都是能供應抗氧化物質的優質食物,那麼,有了正常運作的免疫系統把關,還擔心那些垃圾清不出體外嗎?外加一句,如果能多生吃些青菜水果,攝取足夠的天然消化酵素,那麼除了能輔助強化免疫力之外,這些酵素同時也能幫助分解血液中的大塊垃圾,真的是一舉兩得,
你看,多簡單啊!這麼簡單的幾句話,就把高血壓的問題搞定了!但不幸的是,如果理智被《家族遺傳》的魔咒給矇蔽了,認定高血壓疾病不可能治癒,認命之餘,一心只願隨波逐流、與泛泛眾生同船共渡,緩緩駛向人生的盡頭,那麼,在有生之年能嚐盡天下美食,斃之而無憾,我也就無言了! - Fin -
經過了一番覺醒後,我對專家講的話或是叮嚀都不再照單全收了,凡事必先經過自己的大腦研判,認定是對的才加以吸收,也因此想通了一些迷思(Myth):
1. 食鹽裡面的鈉離子會讓血管收縮,或是會吸引更多水份進入血管,造成高血壓,所以要儘量少吃鹽份,我的看法是,鹽分中的鈉會暫時影響血管,讓血管收縮,但卻不是造成高血壓疾病的原因,每日鹽份的攝取,適當就好,不可過多,也不應太少。
2. 如果確定自己的血脂肪、膽固醇、三酸甘油脂讀數都不高,平時血壓也正常,卻因為某種原因造成情緒波動而讓血壓飆高,這時醫生會比你緊張,也會嚇嚇你要你小心,別擔心,這種瞬間血壓升高,並不是病態,只是一種身體的防禦作用和過程,等情緒過去了自然就會平息的。
3. 當醫生說:你已經50歲了,該開始每天吃一顆阿斯匹靈來保養心血管了,小心!這是一個可怕的死亡陷阱,千萬別掉進去,因為吃阿斯匹靈只是消極的以降低凝血速度,來防止血栓的危害,不但對心臟沒有建設性的幫助,說不定那天為了要拔一顆牙,或是動個小小手術就會要了你的命,致死原因 - 內出血、流血不止。
4. 不論任何手段,任何藥物或偏方,如果不能讓血管變乾淨,卻號稱能治好高血壓,則都是不可信的,道理是:不論是高血壓或是其他慢性病,只要血管乾淨了,自然就能百病全消。
結語:由於觀念之大不同,西醫對高血壓和心臟病這兩種血管疾病,除了使用西藥來解決外,鮮少會建議病人使用營養食品來清理血管,根本地改善病情,但遺憾的是,我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吃西藥可以讓這兩種疾病斷根,恢復健康的例子,所以,已經發現血壓或心臟不正常(先天疾病除外)了,別急著找醫生治療,只要麻煩醫生診斷,確認有心臟病、高血壓了就夠了,重要的是,必須馬上開始改善生活習慣、人際關係、同時大幅度改變一下三餐飲食方式和食物內容吧!治亂世用重典,有抗氧化成份的青菜、水果多吃,別手軟,食療絕對是優於藥療的。